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主管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办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廉政法制网

滚动新闻: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政协原主席武庆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最高检依法对刘满仓决定逮捕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汇智纾困局 解纷万家事 三堂会审丨低价购房后转手获利 如何认定犯罪孳息 最高检检委会专题分析研判会商一季度检察办案质效 领导干部要带头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从一张身份证的归途看基层治理温度 “纪巡审”贯通协同拓展监督深度广度 习近平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法院新人小赵踩的坑,你能避开吗? 四川达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党总支书记、支队长孙昆鹏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四川成都市温江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定祥主动投案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重庆秀山县政协机关党组成员、经济委主任 陈天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原三级资深经理张培林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广东河源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徐耀目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北京平谷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史立成接受审查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林武民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殷美根受贿案一审宣判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原主任朱晓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北京今年72块住宅用地“限价” 溢价能力面临挑战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1 00:00:00
 北京今年72块住宅用地全部“限价”   据新华网 今年已成交宅地67宗、未成交5宗,全部为限房价、共有产权住房地块,开发商溢价能力面

 北京今年72块住宅用地全部“限价”

   据新华网 今年已成交宅地67宗、未成交5宗,全部为限房价、共有产权住房地块,开发商溢价能力面临挑战

  12月7日,北京土地拍卖市场迎来全年收官之月的第一拍,来自房山的两宗共有产权住房地块分别被金融街、金隅摘得,总成交价43.6亿元,未来销售价格均为26000元/平方米。至此,2017年北京土地成交金额已达到2652.6亿元,创历史新高。算上12月单月还未拍卖的5宗住宅地块,预计全年累计成交金额将超过28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已经成交的67宗和未成交的5宗住宅地块,全部为共有产权住房、“限房价、竞地价”地块并配建部分自持住宅物业。对此,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郭艳萍表示,这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土地供应结构,将有利于平抑房价、推动市场回归理性。但对于开发商来说,提升限价房的溢价能力成为最大挑战。郭艳萍认为,可以通过建立高度专业的产品体系+财务体系+营销体系,来实现更多利润空间。

  限价房成绝对主流

  今年年初,北京市在土地供应上落实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进一步优化商品住宅用地供应结构,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比例。因此,在后续的土地供应上,“限价房”地块成为绝对的主流,主要呈现形式是“限房价、竞地价”和共有产权住房地块。

  来自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北京住宅用地累计成交65宗,成交面积87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212亿元,同比翻三番。其中,“限房价、竞地价”住宅用地成交面积331万平方米,占比50%,成交量是去年的9倍;共有产权住房面积248万平方米,占比37%,成交规模为去年的7.8倍;自持部分面积85万平方米,占比13%;纯商品住宅用地供应为零。

  土地供应结构呈现限价商品住宅、公有产权房、租赁住房三分天下的局面,不仅从体量上加大供给,其结构也得到更为合理的优化。


  郭艳萍认为,年初,整体调控逻辑和思路已经很清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上半年的调控手段主要是各种“限”字政策,短平快,下半年,政府实施长效调控,从源头上加大土地供应,通过“限价房”地块的供应来有效地平抑房价。今年应该是限价房地块的起点,明年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都将可能会成为一个常用手段。

  险资冒尖 联合拿地占比近四成

  分析完土地供应结构,让我们看看2017年各大开发商在北京土地市场的表现以及所呈现出的特点。

  首先是开发商拿地更为理性和谨慎,数据显示,11月北京住宅地块平均溢价率仅为7%,而全年是26%。与此同时,流拍在时隔两年后再次出现在北京。来自北京市平谷区的一宗公建混合住宅用地流拍,流拍原因除了地块位置较远外,还有就是利润空间太窄。对于开发商来说,未来拍地更看重性价比,利润空间低且升值空间小的地块将会被谨慎对待。

  其次,联合拿地当仁不让成为最大亮点。事实上,这种方式已不新鲜,但是今年趋势更加明显。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前11月北京成交的87宗经营性地块中,有37宗被联合体拿去,虽然占比37%,但是在北京房企2017年拿地排名中,排名第一的首开集团,所得15宗地块全部为联合拿地,排名第二的保利集团,10宗地块联合所得,2宗独自竞得,紧随的龙湖、万科、旭辉等房企也全部是联合拿地。

  当然,拿地成本高企、大体量的资金腾挪、开发难度加大等都成为联合拿地的原因,风险分担、抱团取暖、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成为开发商之间的默契与共识。

  另一个值得指出的点是险资的重新冒尖,犹记得两年前险资在股权层面对于房企的大肆举牌以及在土地市场的攻城略地,可以说是“闻险丧胆”。

  不过此次似乎有所不同,11月北京成交的两宗商业金融用地,1宗位于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该宗地块从竞拍条件来看,为金融机构量身定制,即便如此,仍遭到激烈角逐,最终经过40轮厮杀,华夏人寿以35.5亿元竞得,溢价率达41%。另一宗地块位于石景山鲁谷,竟得单位为天安人寿保险股+北京保险产业园。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给开发商一个警醒,政府出让土地并不一定是要卖给开发商,也可以直接卖给用户,诸如险资企业,他们有资金实力、物业持有能力,在产业布局上又能达到规划要求,很有竞争力,这股力量不可小觑。

  盈利空间小 开发商寻找破局之路

  如果说在北京拿地难,那么做产品溢价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在前有限价后有高地价的当下。

  数据显示,前11月份北京已经成交的65宗住宅用地,全部为“限价房”地块,部分地块楼面价高企,接近未来商品房限售单价。

  9月21日成交的丰台区城乡一体化西局村旧村改造项目,总成交价62.6亿元,未来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过77800元/平方米,最高销售单价不得超过81690元/平方米,但是楼面价高达6.8万元/平方米,距离售价仅1万元的距离。

  11月7日,石景山区五里坨组团地块以86亿元的总成交价成为北京2017年的年度总价地王,未来商品住宅最高销售单价不得超过54625元/平方米,但是目前的周边二手房售价已经超过6万元/平方米。为此,据说拿地开发商老板专门飞往北京呆了七天,找大量客户进行访谈,开会到凌晨3点研究产品,目的是为了做出高溢价的产品。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以往的产品打造逻辑是,户型+精装+附加值,如果一个项目楼面价是5万元/平方米,未来可能会卖到10万元/平方米,售价高,开发周期长,这里面会有两万的利润覆盖掉产品打造周期的成本,但是现在不行了,地价高,还设置了价格上限。

  郭艳萍认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寻求溢价,这对于开发商来说是最大的挑战,这要求他们在高周转逻辑下重新寻找破局之路。

  对于开发商未来的盈利之路,郭艳萍建议,应该是高度专业的产品体系+财务体系+营销体系。如果说以往是寻求增值的方式来提高溢价空间,那么未来就是压缩营销和财务成本,加快周转速度,同时对客户进行精准识别,以最迅速最高效的手段达成交易。(记者 段文平)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