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主管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办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廉政法制网

滚动新闻: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政协原主席武庆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最高检依法对刘满仓决定逮捕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汇智纾困局 解纷万家事 三堂会审丨低价购房后转手获利 如何认定犯罪孳息 最高检检委会专题分析研判会商一季度检察办案质效 领导干部要带头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从一张身份证的归途看基层治理温度 “纪巡审”贯通协同拓展监督深度广度 习近平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法院新人小赵踩的坑,你能避开吗? 四川达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党总支书记、支队长孙昆鹏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四川成都市温江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定祥主动投案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重庆秀山县政协机关党组成员、经济委主任 陈天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原三级资深经理张培林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广东河源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徐耀目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北京平谷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史立成接受审查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林武民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殷美根受贿案一审宣判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原主任朱晓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融资环境偏紧 房企“出海”筹钱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1 00:00:00
    据新华网 2018年开年以来,碧桂园、泰禾集团、龙湖地产等多家房企陆续发布海外融资计划。业内专家表示,预计2018年地产融资政策仍

    据新华网 2018年开年以来,碧桂园、泰禾集团、龙湖地产等多家房企陆续发布海外融资计划。业内专家表示,预计2018年地产融资政策仍会保持整体偏紧,在此情况下,短期内房企海外融资规模料继续扩大,多元化融资方式或成为房企融资破局关键。

  “出海”寻求融资机会

  新年伊始,碧桂园等多家房地产企业“扬帆出海”,寻求融资机会。根据房企发布的公告统计,1月上旬房企计划海外融资规模累计已超过45亿美元。

  比如,龙湖地产1月9日发布公告宣布与高盛、海通国际、摩根士丹利、汇丰及花旗,就发行于2023年到期的3亿美元3.9%优先票据及于2028年到期的5亿美元4.5%优先票据订立购买协议,票据发行的估计所得款项总额约为7.981亿美元。碧桂园10日发布公告宣布拟发行2023年到期2.5亿美元优先票据及2025年到期6亿美元优先票据。票据发行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39亿美元,碧桂园拟将该笔款项用于提早赎回2023年票据及一般营运资金。

  “房企积极到海外市场筹钱,主要是为了缓解其所面临的资金压力。”明源地产研究院副院长刘策表示,2015年1月证监会推出了《公司债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公司债新政。众多房企在2015-2016年发债,而这批债券将陆续在2018年进入回售期。

  “与此同时,在限售、限价、限购等多种调控政策持续影响发酵下,加之三四线城市的楼市风光或难再现,预计房地产销售回款不会太乐观。”刘策表示,2018年将是国内大型房企较为艰难的一年。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部分房企当前销售业绩呈现增速放缓的态势,资金方面有一定压力;另外,部分房企此前有很多“地王”项目,也需要类似融资。虽然国外市场融资成本也在上升,但渠道仍较为通畅。

  境内融资环境从紧

  房企密集出海寻求融资的热潮从2017年就已开始。克尔瑞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房企境外融资规模达到2553亿元,占融资总额的25%,较2016年全年上升1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房企境内公司债发行总量明显下降。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公司债共计发行622亿元,同比下降85.6%。

  民生证券分析师杨柳认为:“相比2016年相对宽松的融资渠道,2017年以来各种地产融资渠道纷纷受到限制。证监会和银监会两个体系,都加强了对地产融资的监管。”

  比如,2017年,银监会对整个银行业展开的“三三四”检查大大限制了银行资金流向地产。银监会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中也将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列为今年整治的要点。

  与此同时,房企借“影子银行”等暗道进行融资的渠道也引起了监管的警觉。2017年1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强调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等限制或禁止领域。今年1月,银监会再发文将委托贷款纳入严监管。

  另外,2017年房企债券融资则处于全年收紧的状态。杨柳分析,2017年房企发债整体上受限制较多,且发债成本上升较快,导致许多企业取消或延迟发债。另外,从审批速度上看,2017对地产债的审核速度始终较慢,降低了企业通过发债进行融资的偏好。

  “从2010年‘国十一条’政策发布之后,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开始了实质上的停滞。”杨柳表示,房企IPO自2010年以来基本停滞,仅有两家房地产企业在2015年12月实现A股上市,融资534亿元。而配股自2009年以来极少采用,仅有两家房地产企业在2016年配股29亿元。此外,增发一直是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最主要的方式,2017年1-11月的地产企业增发募集资金335.22亿元,同比下降78.27%。

  创新融资渠道成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辗转到海外进行融资外,房企也在国内积极拓展新的融资方式。克尔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显示,房企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房地产私募基金、资产证券化(ABS)、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永续债等创新融资方式不断涌现。自2015年6月万科发布国内首只公募REITs后,ABS逐渐成为房企融资的一个突破口。2017年前11个月,多家企业完成发行ABS产品,发行金额总计4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0%,大大超过2016年全年总量。

  “从长远看,直接融资或成房企融资大趋势之一。”刘策表示,但提升直接融资比例需要很长时间过渡,当前估值合理的基础资产仍然过少,制约了直接融资比例。

  “考虑到融资监管层面政策的延续性,以及整体中性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预计2018年地产的融资政策仍会保持整体偏紧,对不同渠道‘有保有压’。”杨柳表示,除传统地产融资渠道外,地产相关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在2017年蓬勃发展,成为了监管部门鼓励发行和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的重点。(实习记者 欧阳剑环 记者 彭扬)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