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主管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办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廉政法制网

滚动新闻: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政协原主席武庆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最高检依法对刘满仓决定逮捕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汇智纾困局 解纷万家事 三堂会审丨低价购房后转手获利 如何认定犯罪孳息 最高检检委会专题分析研判会商一季度检察办案质效 领导干部要带头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从一张身份证的归途看基层治理温度 “纪巡审”贯通协同拓展监督深度广度 习近平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法院新人小赵踩的坑,你能避开吗? 四川达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党总支书记、支队长孙昆鹏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四川成都市温江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定祥主动投案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重庆秀山县政协机关党组成员、经济委主任 陈天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原三级资深经理张培林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广东河源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徐耀目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北京平谷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史立成接受审查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林武民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殷美根受贿案一审宣判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原主任朱晓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食品安全,欧洲人是否苦不堪言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1 00:00:00
    据人民网 波及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多国的“毒鸡蛋”事件尚未平息,警钟仍在长鸣。一个多月来,欧洲人对问题鸡蛋中含有

    据人民网 波及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多国的“毒鸡蛋”事件尚未平息,警钟仍在长鸣。一个多月来,欧洲人对问题鸡蛋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杀虫剂“氟虫腈”不再陌生,也想起了过去一些年让他们防不胜防的“马肉风波”“假酒风波”“毒饲料事件”。欧洲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无疑是全球最好的,但为什么也问题不断?不景气的经济、被拉长的“食物生产链”、求价廉而忽视“物美”的消费者心理交织在一起,是不是给了不法商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机会呢?

  德国:上万家饲料企业只有200人监管

  在德国,本土食品被称为标准最高的“德国制造”。“从农场到餐桌,保证食品安全”,这是德国政府部门对消费者的承诺。但过去五六年,德国餐桌上还是出现很多安全隐患,如导致数千家农场关闭的二恶英“毒饲料事件”、“问题马肉丑闻”以及市场上销售的被有害油脂和细菌污染的婴儿奶粉、除草剂草甘膦含量严重超标的啤酒。今年,德国消费者保护组织“食品观察”还宣称,巴伐利亚几家大型连锁面包房年检时居然发现霉菌和老鼠。《环球时报》记者印象最深的是2011年5月,德国“毒豆芽”导致4000多人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约50人不治身亡。疫情蔓延欧洲9国。本来喜欢把豆芽和果蔬一起拌成沙拉的德国人,开始为“哪个地方是毒豆芽的来源”争吵不休。

  谈起这次影响欧洲多国的“毒鸡蛋”事件,柏林退休教师约翰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电视里经常播放外国食品怎么不安全,想不到现在连德国也不安全了。她认为,现在德国和欧洲的奸商越来越多,为了牟利以次充好,不再把消费者的健康当回事。在相关报道后面,记者还看到有网民留言戏称:“德国和欧洲现在每个月都有食品丑闻,我们对不卫生食品的免疫能力也提高了!”毫不夸张,出于对食品安全的放心,过去德国人缺少自我防范意识,如买来蔬菜水果不洗直接吃、直接喝自来水、用面包夹生肉糜吃。每当记者提醒德国朋友不要生吃时,都会被顶回来:“德国人几十年都这么吃。这里不是中国。”

  德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专家相对客观得多。德国消费者保护组织食品专家安内特·莱辛贝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许多食品残留农药过量,这不仅有人为的因素,还受工业化、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比如在食品加工环节上,德国一些食品厂家的员工直接用手加工和接触食品,有的还不戴工作帽。由于人手不够,一些人带病工作。同时,德国检查人员明显不足。德国消费者保护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德国每年只有四成食品企业接受检查。目前,德国仅有约3000名食品安全监督员负责对餐馆、宾馆、食堂进行抽查。德国有几万家动物饲料企业,而相关监管人员不足200人。

  谈到欧洲食品来源的多样化,安内特表示:“如果某类食品或农产品单独从哪国进口,比如土耳其、智利或中国,反而比较容易监管,因为出了问题可以直接找到生产商。最难监管的就是全球化生产的食品,如德国的草莓酸奶——乳酸菌来自德国北部,又在南方进一步处理,而草莓来自波兰种植园,其他成分又来自荷兰,最后总部在杜塞尔多夫的公司又将产地标为巴伐利亚。还有,德国的一些产品还到非洲加工,再转运回国内,因为非洲的人力成本低。”

  “食品安全已经是欧洲复杂的社会问题。”德国柏林农业政策专家托比亚斯·帕西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欧洲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已蔓延到食品领域。许多国际食品造假集团来到欧洲。由于担心食品安全,欧洲出现有机食品热。2015年,欧洲有机农产品市场规模接近300亿欧元,其中德国人消费了86亿欧元。但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更多欧洲人还是希望“价廉物美”,问题是“价廉”有了,但牺牲了“物美”。据托比亚斯介绍,100年前,多数欧洲国家的家庭把约半数工资花在购买食品上,但最新的统计是,目前食品消费只占到欧洲家庭支出的10%—20%左右。他认为,这是一种“倒退”,但反映的是欧洲国家贫富不均,特别是贫穷阶层增加的现实。

  托比亚斯认为,食品安全是全球性问题,欧洲的问题尽管越来越多,但其机制仍是全球最好的。欧洲国家应当坚持不懈地以“零容忍”的态度和措施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监督抽检,尤其是全球化产品。(记者青木 姚蒙 纪双城)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