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主管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办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廉政法制网

滚动新闻: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政协原主席武庆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最高检依法对刘满仓决定逮捕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汇智纾困局 解纷万家事 三堂会审丨低价购房后转手获利 如何认定犯罪孳息 最高检检委会专题分析研判会商一季度检察办案质效 领导干部要带头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从一张身份证的归途看基层治理温度 “纪巡审”贯通协同拓展监督深度广度 习近平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法院新人小赵踩的坑,你能避开吗? 四川达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党总支书记、支队长孙昆鹏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四川成都市温江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定祥主动投案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重庆秀山县政协机关党组成员、经济委主任 陈天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原三级资深经理张培林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广东河源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徐耀目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北京平谷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史立成接受审查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林武民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殷美根受贿案一审宣判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原主任朱晓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以高质量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2023年监督工作综述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发布时间:2024-02-29 16:08:45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

       审议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检查种子法、湿地保护法的实施情况;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反家庭暴力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年共检查5部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审议22个工作报告,开展两次专题询问、7项专题调研,努力把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法治建设的呼声期盼,以高质量监督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政府债务监督

       2023年是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监督工作第二个五年周期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进人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提质增效,依法加强政府债务监督。

       2023年6月1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委员长会议审议通过本届人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五年规划。本届五年规划的制定,紧扣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核心功能,推进由报出国有资产家底向报清国有资产的职能作用拓展。突出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健全国资报告制度体系,进一步丰富报告方式。着力完善监督机制,不断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沿着五年规划“路线图”,202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听取审议了2022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综合报告围绕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配置和分布、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禀赋和保护利用等,全面反映了各类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公布了截至2022年底各类国有资产情况,亮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最新“账单”。

       依法加强人大对政府债务监督,筑牢风险防控底线。2023年8月2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关于建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汇报。

       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紧扣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决策部署,制定国资监督五年规划、听取审议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推进国有资产法立法,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监督工作第二个五年周期实现良好开局。

       保障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体会最深。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监督,用法治力量保障美丽中国建设。

       2023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环境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难度明显加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多方面建议。

       湿地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储碳固碳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在湿地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23年6月至9月开展湿地保护法执法检查,推动湿地保护修复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

       2023年10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国务院关于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围绕同一主题,对“一府两院”3个报告同时开展专题询问。

       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有力监督,依法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急事难事,就是人大监督的重点热点。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开展监督,用有力度、有温度的监督,守护百姓“稳稳的幸福”。

       2023年8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反家庭暴力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充分肯定了报告,同时强调要完善法律配套措施,强化制度落实,推进预防、处置、救助、惩戒、矫治等环节综合治理,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切实保障家庭成员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为促进安全生产法全面有效实施,推动法律宣传普及,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8月至9月开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对“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方针、原则、机制落实情况”等10个方面进行重点检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关系国家发展大计,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前途命运。202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为进一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提出意见建议。

       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新时代侨务工作、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卫生工作、安全生产法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开展监督,推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本网编辑:程林青   审核:袁建领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