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海南省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三处原处长郑家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自海南报道
曾担任海南省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党支部纪检委员的郑家宁(右二)生前与同事一起对支部党员进行家访。张涵 摄
郑家宁笔记本中的剪报。 李灵娜 摄
  笔记本的主人,是海南省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三处原处长郑家宁。51岁的他用生命书写了自己对纪检监察事业的忠诚。日前,海南省委决定追授郑家宁“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省纪委常委会决定,为郑家宁追记二等功。
  今年初,海南省纪委监委新建办案场所即将投入使用,案件监督管理室的工作人员在为最后的验收而忙碌。作为具体负责安全监督管理的处长,郑家宁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收尾工作中,在办公室与工程现场奔波已是常态。他自己也记不清这段来回70多公里的路程跑了多少次。
  据同事回忆,大概上午10点,郑家宁才从办公室走出来一次,感冒多日的他看起来更显疲惫。刚说起自己不舒服想去买药,在随后与同事的交流中,他似乎想到某个细节,又返回办公室。
  “在返回单位的车上,家宁一直和我们探讨现场检查发现的情况,小到一颗螺丝钉这样的细节,他都十分在意。”朱建明哽咽着回忆了那天的情形。回到办公室已是晚上7点多了,郑家宁说先吃饭,并约定晚些时候再一起加班,研究解决方案。
  “再有十几天就是春节,他指导我排值班表时说大年初一让他值班,结果这份值班表竟因他的突然离去无法按计划执行。”海南省纪委监委案管室干部陈伟说。
  转隶后的几年时间:他完成了从新兵到能手的转变
  郑家宁的家,就在省检察院第一分院宿舍,离省纪委监委第二办公区很近,近到在办公室窗口就能望见家里的灯光。他总是在陪着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吃完晚饭后,再回到办公室独自学习。他认真地整理学习笔记,把报纸上的重要文章剪下来,工整地贴在本子上,以便学习。
  那是郑家宁第一次办理问责案件,他调取了大量脱贫攻坚工作资料,并与相关人员深入谈话。黄克忠说,郑家宁仅用3天时间,就凭“一句话”的线索顺藤摸瓜,查清某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职尽责不力的问题。
  转隶后的短短几年间,郑家宁用好学实干完成了从新兵到能手的转变。
  “经过党多年来的教育,懂得了一个人应该为了什么而活和应该怎样去生活去工作的深刻道理。我愿为党工作,为革命奋斗终身,愿接受党的一切考验。”1991年,21岁的郑家宁刚参加工作,就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19年4月,海南省纪委监委收到一封省扫黑办转办的举报信:临高县某群众反映自家房屋被黑恶势力纠集人手强拆,导致房内财物被毁、老母亲被打伤,当地派出所充当“保护伞”等问题。一面是举报人具体详实的反映,一面是相关部门多次查否的反馈,省纪委监委决定对该问题线索提级办理,并由郑家宁牵头负责核查。
  在他的建议下,核查组从纠集人员拆除被害人房屋,涉嫌故意毁坏财物为切入点,督促公安机关果断采取措施,一举侦破了这起恶势力团伙犯罪案件。郑家宁结合案件的整体走向,对问题扭住不放,并由此入手查清其背后的“保护伞”,一批公职人员先后被查处,其中3人被移送检察机关处理。